
關於我們
i stretching & fitness 於2018年成立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提高,大衆開始追求高質量生活和新健康理念為目標。我們認為,健身和肌肉伸展不單是一種運動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無論您是每天運動還是從未參踏進過健身房,i Stretching & Fitness 將為您創造新亮點,爲你的生活錦上添花。您將在生理上、情感上以至策略上為煅煉年輕的身體做好準備,與健身和伸展建立新關繫。



我們的理念
亞健康狀況(SHS)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第三種狀態。 SHS是心身疾病的臨床或病前狀態。儘管其根本原因尚不清楚,但生活方式是影響健康狀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通過改善生活方式,可以有效改善健康狀況。 i Stretching and Fitness 可以為您設計獨一無二的訓練計劃,以爭取更好的身體質素。

開放時間
Mon - Fri: 9am - 9pm
Sat: 10am - 9pm
Sun: Closed
訓練項目

普拉提
$580/小時
普拉提強調核心肌肉鍛煉,它是一種加強肌肉力量、提高身體柔韌性和協調能力、改善 姿態及促進整體健康的運動。它具備力量練習、柔韌性伸展、肢體協調和平衡能力發展的鍛煉, 能有效塑形、運動損傷康復、及預防保健。 除安全健康地鍛煉身體核心肌群外,還可以鍛煉其他肌肉群,是完整的功能性訓練;運動主要針對鍛煉身體核心肌群,包括腰腹部、背部、臀部、大腿內側的肌肉群組,作用是强化 及改善日常乏力的肌肉,從而調整日常體姿,改善肩頸背痛。
肌肉痛症復康伸展
$580/小時
採用近年被廣泛地採用的「動態獨立群組伸展療法」AIS,透過科學的拉伸方法進行肌肉復康和預防損傷。
AIS的原理是以自然方式安全地伸展肌肉及更深層的肌肉組 織,通過主動收縮的肌肉的相互支配,擷抗肌(或稱對抗肌)將被放鬆,並因此被安全地進行伸展,增加關節和肌肉的移動性。短期內增加柔軟度,能有效地處理痛症,改善關節和肌肉問題。
透過「本體自感神經促進術」PNF,是一種用於改善肌肉彈性的伸展技術。
PNF是通過刺激人體本體感受器,來激活和募集最大數量的運動肌纖維參與活動,促進癱瘓肌肉收縮,同時通過調整感覺神經的興奮性以改變肌肉的張力,緩解肌痙攣。通過這種方法的練習能改善特定肌肉的功能和提高關節的柔韌性。


重量(男)/阻力(女)訓練
$580/小時
肌肉重量/阻力訓練是我們身體經常使用的一種鍛煉方式,它透過外加的重量來讓自己肌肉產生負荷,從而讓身體體能及肌肉得到訓練的一種訓練方式。此訓練除了可以讓你身體增長出相應的肌肉量,還可以讓你身體變得更加健康,更可以全面提升個人的氣質。
多功能訓練
$580/小時
針對處於「亞健康」症狀的人仕,通過運用功能性訓練,達至「健康體適能」及「運動體適能」元素,以建立良好生活品質及保持健康的身體。
功能性訓練是以不同訓練工具及器械訓練全身或局部核心肌群、深層肌肉。通過進行持之 以恆的肌肉適能訓練、抗阻力訓練等運動方案,可增加肌力與肌耐力、提升關節柔軟度、改善運動速度,更可將增強肌肉爆發力及敏捷性,有效地改善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勻性,提升運動水平


古法紮肚
$8160/10次
婦女在懷孕及生產期間會分泌一些荷爾蒙令肌肉及骨骼變得柔軟,以幫助擴張體內空間容納胎兒,但同時膨脹的子宮更會把腹直肌拉扯,導致產後腹直肌分離、內臟移位及盆骨增寛等問題出現,如產後沒妥善處理,或有機會引致失禁、子宮下垂及陰道鬆弛等問題。而紮肚是利用荷爾蒙於分娩後完全消失前及身體組織依然柔軟時,透過獨特束腰技術在外部加壓,達到矯型的目的。

客戶分享
了解我哋最好當然係問我哋嘅客人啦

Dennis
跟咗Romeo教練都兩年,呢兩年嘅訓練效果其實都幾明顯,由原本只希望身體健康啲到而家見到自己身型改變不少,真係喜出望外。

Yan
作為四個小朋友既媽媽,可以抽時間做運動呢個念頭簡直係奢侈,但隨着身體質素下降,決定迫自己抽時間去段練,跟咗istretching&fitness教練兩年,佢哋細心教導之餘亦都會定期改變訓練計劃,令到我可以有效果之餘亦都樂在其中。

Mario
I'm 56 years old and never been really fit in my life, I have a degenerative bone disease and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a coming operation and compensate for the discomfort I feel, I decided to take up weight training.
Very fortunate for me I was introduced to Romeo Mok. After one year I can honestly say I've been the most physically fit I have ever been in my life, Romeo is conscientious, knowledgeable, caring and fun.
I owe my stamina, well-being, flexibility and continued mobility to Romeo's hard work and well planned adaptive workout regiment.
Thank you Romeo.

Raeca
才上了四次课,平板从20秒提高到1分半不费力,本来以为自己core太差是个残疾人,现在发现以前只是懒面已,懒可以治😭😭😭

Thapa
Since I started my training with Mr Mok, I have improved a lot. And let the people who are ready, he is very good, he is exactly very very good. Yeah!

Joe
因為工作關係所以經常要應酬,要應酬就難免飲食失控,跟住身體肥胖啤酒肚就好快現.....最後的起心肝搵咗i stretching & fitness 教練之後,佢針對我嘅生活及身體狀況設計左個訓練計劃俾我,跟咗頭三個月效果已經好大, 整體個體能好咗好多,同埋真係大隻咗,到今日都跟左兩年了,如無意外我會繼續跟住佢哋.

Connie
Romeo Sir好有耐性去聆聽我想要什麼,亦好詳細解釋我知需要什麼訓練去達到理想目標。經過亞Sir精心設計的個人訓練,真的能做到比預期更好的效果,很開心。多謝Romeo Sir!

Rainbow
Romeo是一位非常细心的教练,他很准时,每次我到健身房的时候他一定是比我早到😜然后他会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一切,上课时分段很好很清楚,先会根据我的体能测试,相对的有氧运动,接下来就是肌肉训练,再来就是器械,最后都会让你恢复平静,每一堂课都会有些不同的变化,因为他说这个都是根据你锻炼后身体状况所调整,所以每次上课我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,他也很幽默风趣,上了一段时后给我感觉我们更像是朋友,身体线条也很明显,不过锻炼一定要自己坚持哦💪🏻在此我要谢谢我的好教练兼朋友Romeo,谢谢你的付出和陪伴🙏愿你的学员遍布香港啊😊👍🏻👍🏻

Julian
「如果人生要做正確的事, 阻力訓練一定是其中一樣 • 好處不勝枚舉, 將你的人生提升到另一個境界•」

Kevin
我跟了Romeo 做健身差不多一年半,在此之前我沒有健身的經驗,所以當朋友介紹Romeo 給我的時候都有些擔心我可能應付不來或同Romeo 夾不到,不過經過很短的時間,我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。
首先Romeo 很有耐心去了解我的需要,一步一步幫我達到健身的目的,每一堂我也很享受,完全沒有悶的感覺。除了基本健身動作外,他也有訓練計劃提升我的體能。
現在我在身體缐條方面已有很大的進步,Remeo 實在功勞不小!
Kevin
健康資訊

《身體隨著年齡老化會產生什麼變化?》
人體運動主要依賴肌肉拉動骨骼,隨著年齡老化肌肉會逐漸退化,情況就如運動員停止訓練後,肌肉能力及肌肉量會隨時間減退,最後回復到足夠應付日常活動功能的水平,然而較年長人士在身體上與年青人有所差異,假如身體平常缺乏鍛鍊,肌肉功能會大幅度因年齡衰退,最終可能會演化成多種長期疾病。
肌肉系統佔人體總體重40%,而肌肉細胞更高75%,可想而知肌肉在維持身體健康扮演著重要角色,但當肌肉功能開始衰退後,人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呢?
身體代謝減慢:
在計算基礎代謝率時,身體日常功能如呼吸、消化食物及維持體溫等,均不會大比例地影響代謝率,而反觀身體肌肉量則對身體整體代謝率有較大影響。原因在於肌肉比例高的人,在日常活動時肌肉量多,動用到的肌肉亦更多;再者,身體不論有沒有活動,依然要為肌肉提養份,所以就算身體處於靜止時,肌肉仍然會不斷消耗能量。當基礎代謝率低會導致身體更易於累積脂肪,身體更容易患上因肥胖而患上心血管疫病。
日常生活受影響:
正如上面所述,肌肉主要功能為拉動骨骼,活動關節,從而產生動作。如果肌肉功能變差,身體活動質素亦隨之變差,必定對於日常生活形成或多或少影響。當身體活動能力下降,身體會變得容易疲倦,同時減少外出活動,因此慢慢形成深居簡出的生活形態,肌肉系統再因為不良生活形態更進一步退化;另外,平常社交活動亦會大受影響,心理上會慢慢與別人疏離,不單生理上受影響,連帶心理上亦可能出現問題。
身體形態:
平常不難觀察到部分年長人士身體形態已經明顯出現異常,最常見為脊椎側彎或前傾,以及出現O形腳或X形腳。肌肉除了拉動骨骼外,同時亦有支撐及穩定骨骼的作用,廣為人知的核心肌群正正扮演著這個功能。當肌肉功能衰退到無法支撐骨骼後,關節會因此受到更大壓力,每行走一步,關節負荷亦會更集中於關節之上,同時加速關節骨髓退化速度。
基本上肌肉隨年紀而衰退是無可避免的,當中原因與體內荷爾蒙濃度水平下降有關,加上香港生活環境之下,老年人偏向久坐生活多於好動生活,造就成本港老人缺乏運動的生活形態。
參考資料:Keller, K., & Engelhardt, M. (2013). Strength and muscle mass loss with aging process. Age and strength loss. Muscles, Ligaments and Tendons Journal, 3(4), 346–350.

《長期停止訓練後重拾訓練要注意什麼?》
疫情期間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避免外出,再加上運動設施停止開放,想要外出鍛鍊亦擔心感染病毒,因此不少人被迫暫時停止運動計劃。長期停止運動訓練最明顯當然是運動能力衰退,更甚出現肌肉退化及有氧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。基本上,停止運動兩週以上可視為長時間停止訓練,當重拾訓練時,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都必須要重新考慮。
政府最近因應疫情放緩逐步重開康樂設施,健身室亦於2020年5月下旬重新開放。健身室重開本來是一件好事,久違的訓練計劃得以重新展開。然而突然重拾訓練,對身體而言未必是一種鍛練,更甚算是一種傷害,如果訓練強度控制不宜,運動創傷可能隨之而來。
美國國家體能訓練協會就COVD-19提出了一系列指引,當中正正針對運動員長期缺乏適當訓練後,應該如何適應及調整身體,重拾停練前的訓練強度及訓練量。雖然指引主要考量到運動員高強度的訓練模式,對於一般運動健身愛好者,其實同樣極具參考價值。
身體質素評估:
身體質素評估泛指對當前身體狀態的一種了解;對於運動愛好者,運動評估主要以運動能力測試為主,其次為身體組成及創傷康復程度為副,完成評估後需要因應變化,重新調整訓練計劃,甚至訂立一個新計劃以應對停止訓練時急劇衰退的運動能力。;對於擁有疾病史的運動愛好者,訓練評估除上述項目之外,更需要尋求病史相關的醫學意見,重新審視身體是否適合運動訓練,或者何等強度的訓練。完成評估後切記不要只著眼於運動強度上,預防運動所造成的創傷亦同樣重要。
停練前運動訓練狀態:
停止訓練的狀態亦是重拾訓練時的一個重要考量,一般而言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情況。第一種情況為完全停止訓練時間兩週以上;第二種情況為更長時間的停止運動(遠超兩週以上);第三種為完全停訓練再加上傷患問題。基本上,第一種情況要重回以前訓練所需要的時間不長,第二種情況則要視評估結果及個人能力而定,而第三種情況在重新訓練前最好先利用6-8週處理傷患問題,再考慮重抬運動訓練。
訓練指引:
在重新訓練前,必須要接受身體能力/質素已經不如停練之前的狀態,所有訓練都必需要重新計劃及開始,循序漸進慢慢回覆狀態。重新開始訓練後可以參考以心肺功能為主的”50/30/20/10”指引,及以健身/肌力訓練之主的”FIT”指引作為初步訓練計劃。由於篇幅所限,上述訓練指引將另外摘文說明。
總捨而言長時間停止訓練後,身體或多或少會出現運動能力衰退,狀態定必不如從前。此時需要更耐心地讓身體重新適應運動訓練負荷,過於急進的訓練方式,或者直接採用以前訓練計劃都會為身體帶來極高受傷風險。因此,在重新訓練前最好對身體運動能力進行一次評估,以獲得足夠資料調整訓練計劃,最後亦可以參考訓練指引,一步步回復到停練前的狀態。
參考資料:Caterisano A, Decker D, Snyder B, et al. CSCCa and NSCA joint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ransition periods: Safe return to training following inactivity. Strength Cond J 2019;41:1–23. doi:10.1519/SSC.0000000000000477

你伸展得對了嗎?
對於伸展一詞自自然然會聯想到熱身或運動前的基本動作,但現今科學對於伸展仍然未有太多認識。伸展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動作,但深入了解之後伸展好比訓練更為複雜。當中伸展類型、強度、時間及頻率等均會直接影響效果,好好掌握上述技巧,你才能得知自己伸展對了嗎!
伸展類型:
伸展類型大致可分為三種;靜態伸展、動態伸展及彈震式伸展。相信每個人對於靜態伸展都相當熟悉,基本原理為利用一個動作,能拉長目標肌肉,並維持動作一段時間;而動態伸展則利用動態動作,例如弓箭步行走等,活動及伸展目標肌肉,當中要求肌肉作主動收縮及放鬆,配合動作需求;最後,彈震式伸展則與靜態伸展模式相似,但過程中會使用外力間斷式增加關節活動度。
以增加活動度的效果而言,正確地施行靜態伸展最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,但由於肌肉組織被拉長,肌力未能在最佳長度下收縮,而導致收縮力度下降的情況出現。如果以運動能力或運動表現而言,動態伸展會比其餘兩種模式更為適合,即使增加關節活動度未如靜態伸展明顯,但進行動作時肌肉需要進行實際動作,考驗到肌肉收縮與放鬆的協調能力,同時血流量會因為動作而增加,在考慮到運動未必需要極大關節活動度時,動態伸展會是不二之選。一般而言,彈震式伸展對於各方面的效果都不盡理想,更甚出現反效果,原因在於施行彈震式伸展時,外在施力會使關節活動度超出應有范圍,身體基於保護原則,會要求肌肉收縮以防關節因超過活動度而受傷。由此,我們明白到不同類型的伸展所得效果都不盡相同,選擇了不適當的伸展模式,反而會弄巧反拙。
靜態伸展最理想的強度:
伸展時肌肉拉扯的感覺可以視為一個伸展強度的標準,但當中會出現一個迷思強度就是需要多大拉扯感才會獲得最佳效果?不少人會誤以為拉扯感覺愈強烈,所得效果會愈好,其實不然。一般建議,感覺到肌肉稍為出現拉扯感覺即可,強度過高反而會引發身體作出自我保護機制,收縮肌肉以限制關節活動度;強度過高亦會增加肌肉拉傷風險。所以靜態伸展時需要好好控制強度,輕微感覺到肌肉正在拉扯即為最合適強度。
靜態伸展每次動作維持時間:
除了類型及強度外,每個動作的維持時間亦要拿捏正確,以獲得最佳伸展成效。與伸展強度相同,時間愈長並不代表效果愈好,反而適當的伸展時間才會得出理想效果。有研究表明每個動作維持30秒左右,肌肉放鬆程度最高;反之,如果時間太過於短暫,身體會誤以為肌肉受到意外拉扯,引發自我保護機制而收縮;而強度正確的話,肌肉放鬆程度在30秒過後變化差異不大,即更長時期伸展亦不會得到更好效果。然而,巧妙利用同動作多組數的策略,肌肉會比單組數長時間更具放鬆效果。
總的來說,伸展運動的類型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選擇,而追求高拉扯強度,反而無助於放鬆肌肉,建議採用同動作多組數,以30秒為一組的方法來放鬆肌肉,以得到最佳效果。
參考資料:
Kay AD, Blazevich AJ. Effect of acute static stretch on maximal muscle performance: A systematic review. Med Sci Sports Exerc2012;44:154–64. doi:10.1249/MSS.0b013e318225cb27
聯絡我們
「你未來嘅訓練計劃,你嘅健康」
只要你踏出第一步,其他事情我哋就會協助你去達成
RM08,15/F,The Star,18 Yip Shing Street,Kwai Chung
+852 34907896